敦煌的茫茫戈壁,赤野千里,吹卷的风沙是历史留下的烟尘。从见证地球地质变迁的雅丹,到只剩下断壁残垣的玉门关和阳关,走在这条路上,好像在重读土地之上的风云变幻。
著名的丝绸之路徒步线就在这片戈壁上。从丝绸之路石碑到阳关遗址,沿途经过南泉湿地、香炉墩、火烧湖、二墩村等景点,全长108公里。这段路上没有什么信号基站,全程远离现代化和高科技,只与戈壁风沙相依相伴,感受历史的尘埃。
对于交通不便的古代而言,丝绸之路的开发殊为不易。考虑到沿途补给,古丝路北道与疏勒河并行,妥善利用疏勒河富足的水资源,方便途经商队、僧侣、旅人们取水休憩。
戈壁常伴随着高温和风沙,四天三夜的徒步之行并不容易。徒步的戈友们大都化繁为简、轻装出行,全身只穿戴基础的徒步装备,背包尽量只放置徒步当日所需要的水和食物,及其它必备小件,减少腰背和双腿的负担。晚上到达营地后再增添第二天的补给。
徒步丝绸之路,沿途会遇到怎样的风景呢?
雅丹地貌是一种风蚀地貌,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,经风化作用、间歇性流水冲刷形成。敦煌雅丹地貌位于新疆、甘肃交界处,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。距玉门关西北80余公里处,有一座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,布局有序、造型奇特,是一座罕见的天然雕塑博物馆。抬手抚摸其上,粗粝的感觉刺痛手指,让人震撼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
南泉湿地是敦煌最大的湿地,位于玉门关腹地。不同于戈壁大漠其它地方的干涸荒凉,这是一片难得的绿洲。这里水草丰茂,牛羊成群,白色的盐碱花散落其中,宛如一幅渲染过的油画。从空中俯瞰,成片的绿色仿佛大漠托起的翡翠。
香炉墩位于前往玉门关的驿道上。传说唐玄奘在取经途中经过此地,为了躲避追兵,他躲进了一个大土墩,后来,人们在这个土墩上写了“香炉墩”三个大字,作为纪念。香炉墩附近有一泓清泉,可以过往行人歇脚,它还曾作为烽火台使用。如今,经过风吹日晒雨淋,红土大字已被冲刷掉,土墩也变得残缺不全。
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区西南70公里处,始建于汉武帝时期,是中国最早的海关,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,中西文化交流的孔道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,“阳关大道”更是光明、希望和美好前景的代名词。
这条路上,有古老的烽火台,有废弃的驿站,有荒芜的古道……这条路古朴而厚重,徒步的旅程就是让我们怀着虔诚之心,去了解敦煌的煌煌历史,去见证古丝路上发生过的那些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