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公元627年,唐代高僧玄奘大师为参悟佛学新境,前往印度求取真经。他从长安出发,一路西行,历经19年,行程5万里,创造了“踏平坎坷成大道,斗罢艰险又出发”的奋斗奇迹,成就了“实季代之英贤,乃佛宗之法将”的盛名。
在如今的新时代,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遍地是黄金的好日子不复存在,企业唯有迈入高质量发展才能应变局、开新局。各大小企业也如同一千三百多年前的玄奘大师一般,在商海浮沉里苦苦寻觅新时代企业发展的“真经”。玩家教育主打“有趣、有料、有态度”的企业追求,希望这一次的敦煌戈壁徒步之行,能让身体借苦行修炼,让灵魂借佛陀升华,为各位企业成员们开辟全新的人生思路。
徒步的过程,能够很好的转化为团队的决策经验。每日固定经过十小时以上的徒步,每支队伍的行进路线、成员构成、团队默契都没有太大差距,但队伍速度依旧有快有慢,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又能怎么提升队伍的整体进度呢?到了夜里的复盘时间,每个队员都各抒己见,光喊口号是不够的,更重要的是掌握户外行走的技巧,培养成员间的协作能力,提升团队整体效能。
比如在徒步刚开始时,一支队伍成员还算规整,走着走着,有的人冲在了前面,有的人落在了后面,队伍里又出现了分化,三三两两结伴而行,队伍就彻底松散开了。戈壁徒步,除了第一日的个人赛,其他时间更多是队伍的速度比拼,如果一味追求个人的进展而忽略团队效益,那就很难称胜了。
联想到企业经营,就是要永远坚持长期主义、专业主义、务实主义,要有团队的共同目标,建立强大的团队核心,每个成员沉住气、踏实干,跟上时代步伐,既精进了自身,又回馈给企业果实。
戈壁徒步还能指点出个人的意志属性。无论一开始嘴上怎么逞强,人性对于“舒服”的依赖总是会跑在意识前面,最后自然将会展开惯性与意志的拉锯。
刚进入戈壁,面对莽莽荒原,飞沙走砾,落日黄昏,许多人不免产生一种“夕阳无限好”的感叹,恨不能就此躺平欣赏,也算不辜负这片绝壁孤景。更何况,保障车一直不远不近地缀在队伍的侧后方,队员一旦有什么状况,可以立即申请专车直达终点。这就像是在口渴难耐的人面前挂上一壶水,一走起来,那壶水便在眼前晃荡,招惹人眼,撺掇着人想要取下来大口牛饮。
可如今,他们不是代表个人徒步,每个人分编列队,分属团体,如果自己选择放弃了,损失的便是集体的荣誉。因此即便一颗心万分刺挠,即便双腿已经走得僵直,即便戈壁走道转过了一个又一个拐角,那口气就堵在胸腔间,让人无论如何发作不得,也喊不出弃权。
也许下一个转角处就是终点,转角处便是希望!有这样的信念作为支撑,才能让队伍走得更远。这就如同企业的经营,企业是一艘航行的大船,其中有舵手、有船员,每个人职责不同,但都使命在肩,无论是顺流还是逆流,只要船上的人信念一致,不服从“想躺平”的惯性,即便海上颠簸,也能齐心搏得一帆风顺。
敦煌戈壁这条路是一条求得真经的朝圣之路,但真经不在西天,而在路途;佛祖不是如来,而是自我。在大漠戈壁的赛场上,面对荒芜与漫长,恐惧与退缩或许在所难免,但正是那份敢于直面困难的勇气,将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,化为脚下的凡尘。很多时候,我们不是在和别人比,而是和自己比,每一步的跋涉,都是对自我极限的超越,都是生命中最宝贵的积累。
“时代中一粒灰,落在个人那里,可能就是一座山,而我们偏偏处在一个尘土飞扬的时代。”企业家们对此应该更加感同深受:长期的孤独不可诉说、未来永远充满不确定性、巨大的责任与压力如影伴随。戈壁徒步,既是对工作压迫的一种纾解,也是对繁重心绪的一种宣泄。无论是企业,还是个人,都应该有打破僵局的勇气,如果看腻了惯常的风景,那就着眼于大千世界,接纳新的际遇,寻求新的契机。旅途不一定给你答案,但最后你会发现,换个地方去思考,就会产生更多的启发。